登录
首页 > 小米手机 > 特斯拉FSD V12,堵得是自己的“命”还是同行的“青春”?

特斯拉FSD V12,堵得是自己的“命”还是同行的“青春”?

发布时间:2024-05-23 11:21:12 发布用户: weilairy

在智能驾驶技术的浪潮中,特斯拉以其独树一帜的“纯视觉方案”引领潮流,与“多感知融合方案”形成鲜明对比。作为行业的先锋,特斯拉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前者,展现了其对技术革新的执着追求。

埃隆·马斯克,这位对成本控制有着近乎苛刻要求的企业家,在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中,将成本效益放在了首位。在他眼中,那些看似关键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却成了不必要的奢侈,被他毅然决然地摒弃。

取而代之的是摄像头的广泛应用。马斯克坚信,凭借摄像头捕捉的视觉信息,结合尖端算法,完全能够实现智能驾驶的高效与精准。这便是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的愿景。

 

尽管FSD听起来像是车辆能够完全自主驾驶,但按照当前的定义,它实际上还处于L2级别的半自动驾驶阶段,距离真正的“无人驾驶”尚有一段距离。

然而,FSD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实现接近L3甚至L4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这得益于其非传统的技术策略。

当前市场上的自动驾驶技术,大多依赖于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以及高精度地图,构建起一个功能分层的“三明治”式系统。例如,小鹏、蔚来等品牌的车辆,很多都采用了这种策略。

 

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每种传感器都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如激光雷达擅长捕捉3D信息,毫米波雷达擅长测速,而高精度地图则能提供车辆定位。这些信息汇总起来,能够大幅提升车辆的自主驾驶能力。但缺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成本高昂,尤其是激光雷达的价格,令人望而却步。

马斯克不愿为此支付高昂的代价,特斯拉的FSD因此另辟蹊径,摒弃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甚至高精度地图,仅依靠摄像头来感知周围环境。

 

这不禁让人好奇,缺少了这些高级传感器,FSD如何测量速度?如何确定障碍物的立体位置?如何把握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FSD的答案是神经网络,特别是其HydraNet技术。它通过神经网络处理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信息,实现对速度、3D位置、时空关系的精准判断。FSD的硬件平台由特斯拉自主研发,芯片采用三星14纳米工艺制造,集成了多个CPU、GPU和神经处理单元,算力高达144TOPS。在软件方面,FSD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技术,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实现对障碍物、交通参与者、交通标志的精准识别。

 

而且,FSD不仅识别这些元素,还能理解它们之间的3D位置关系和时间关系,这种“思考”方式与人类极为相似,也是特斯拉敢于仅依赖摄像头的底气所在。

此外,仅使用摄像头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廉。摄像头技术成熟且价格低廉,远不如激光雷达那样昂贵。因此,FSD的整体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技术创新上,FSD无疑走在了前列,开辟了一条新路,并且越走越远。目前,FSD的自动驾驶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其功能还在不断更新升级,与小鹏P7、蔚来ES6等车型相比也毫不逊色。

当然,FSD并非完美无缺。

纯视觉方案面临的挑战在于,光线变化剧烈或光线暗淡时,系统可能会变得不稳定,如进入隧道时的突然刹车,或被飘动的纸袋等物体引发的急刹车。

此外,视觉方案需要大量数据来训练神经网络。如果系统遇到与训练数据差异较大的新环境,如不同的交通参与者、标志、障碍物等,可能会出现识别错误。

因此,如何从根本上优化FSD成为了特斯拉的当务之急,全新的FSD V12版本因此应运而生。

FSD V12堪称特斯拉纯视觉驾驶技术的分水岭,它采用了全新的视觉识别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将车辆的驾驶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简单来说,FSD V12的最大亮点是其全新的自动驾驶功能,能够实现所谓的“端到端”智驾能力。

 

“端到端”意味着什么?

目前,许多品牌在宣传智能驾驶时,常常强调“全国能开”、“哪都能开”等概念。然而,在实际体验中,智能驾驶系统通常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启用,比如在有清晰车道线的公路上。这意味着,智能驾驶功能并不能覆盖所有驾驶场景。例如,在车辆起步至进入这些特定条件路段之前,驾驶员仍需手动操作,无法完全依赖智能驾驶系统。

因此,所谓的“哪都能开”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有些夸大其词。

FSD V12作为“端到端”的自动驾驶系统,它从车辆静止状态开始就能启动。一旦激活,该系统能够独立执行智能驾驶任务,包括自动导航、避障、遵守交通规则等,直至安全抵达预定目的地。

这表明,从乘客上车到下车的整个过程中,FSD V12能够提供连续的自动驾驶服务,无需驾驶员进行任何手动操作,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的驾驶体验。

在实际使用层面,特斯拉的FSD V12系统代表了技术的一大进步,它在车辆动态控制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改善。

该系统通过精细化的调整策略,实现了加速、减速、转弯和变道等动作的流畅性,极大提升了乘坐舒适度。与之前版本相比,FSD V12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更加自然地响应,避免了生硬的机械式动作,展现出类似熟练驾驶员的平稳操作。

 

FSD V12的突破之处在于其核心的视觉识别功能完全由先进的神经网络模型来驱动,这不仅提升了识别的精准度,还对系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瘦身”,工程师们巧妙地削减了超过30万行的代码,这些代码原本是控制FSD功能的主力军。

现在,它们被一个更为高效的神经网络系统所取代,这个系统能够独立处理转向、加速和制动等关键驾驶任务。 这次革命性的升级显著减少了FSD V12的C++代码,从原先的30万行精简到仅有2000行,与之前的FSD V11版本相比,这一更新减少了车机系统对代码的依赖,使其更加接近人类司机的决策过程。

不仅如此,这个新模型将感知、决策和控制三个关键环节融为一体,不仅简化了系统架构,还增强了内部的逻辑一致性,同时降低了外部因素的干扰风险。 这种创新的设计让系统能够直接将传感器的输入信息快速而准确地转换为车辆的控制指令,极大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运行效率。

所以,我们可以把特斯拉的FSD V12看做一个专注于驾驶领域的智能实体,它从启动之初就被设计来学习和模拟驾驶行为。

人类学习驾驶的过程通常包括学习交通规则、通过理论考试,然后逐步学习低速操作、实际驾驶技能。与此类似,FSD V12系统通过分析大量的优秀驾驶员视频,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学习,以此来积累驾驶知识和技能。这种学习方式使得系统能够模仿人类驾驶员的行为,而不是依赖于硬编码的规则。

 

例如,在处理交通信号灯时,人类驾驶员会根据交通规则和现场情况做出决策,如红灯时右转。FSD V12系统通过观察和学习大量的类似场景,能够识别并模仿这些决策过程,而不是简单地遵循预设的规则。

至于规划方面,FSD V12系统能够执行类似于人类驾驶员使用导航的行为。它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情况和导航系统的建议来调整行驶路线,甚至在导航系统出现错误时,也能够自主判断并选择更合适的路线。

这种自主学习和决策的能力,是FSD V12系统展现出类似人类驾驶逻辑的关键所在。

通过持续的学习和优化,FSD V12系统能够不断提高其驾驶技能,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然而,端到端的神经网络模型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模型的内部工作机制缺乏可解释性,这可能导致在进行全面的安全分析和验证时遇到困难。此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受到数据质量和训练质量的影响。

尽管FSD V12在夜间暗光条件下表现出色,但在恶劣天气和极低光照环境下的性能仍需进一步验证。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FSD V12的开发中展现了对安全性的高度重视。通过前期积累的大量优质驾驶员视频数据,以及埃隆·马斯克所提到的强大计算能力,特斯拉不仅在模型训练和迭代上取得了突破,也为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更多用户参与试用,特斯拉将有机会收集更多的数据,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安全性,从而形成一个积极的正向反馈循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

写在最后

关于FSD何时能在国内落地,这无疑是目前网络上热议的焦点。虽然这条路似乎布满了挑战,但其中的原因相信各位都有所了解,我也就不再赘述。

然而,最近也有一种声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果特斯拉的FSD真的进入中国市场,它是否会对本土智能驾驶品牌构成压力?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回想当初,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时,由于市场尚在萌芽阶段,国内企业间技术进步的步伐相对缓慢,甚至出现了一些不正当的补贴现象。

但是,特斯拉的进入中国市场,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它不仅让国内车企意识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激发了它们积极进取的决心。由此,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技术方面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形成了今天这种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

因此我相信,面对FSD可能的挑战,中国的汽车企业不仅能够应对,而且有望在这场竞争中加速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这场技术革新的大潮将为我们带来哪些令人激动的惊喜吧!

Copyright 2017-2024 返利翁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170922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