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理想汽车近日再次下调了2024年全年销量目标,约48万辆。

最初,李想在MEGA上市前夕确定了80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但是在MEGA上市遭遇滑铁卢后,理想对销量目标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数字在56万-64万辆之间。
之后,理想L6顺利上市,并且表现抢眼,助力理想在周销量和月销量榜上重新登上第一位。

不过,理想汽车还是低估了MEGA带来的影响。因为这台纯电MPV表现不佳,导致M系列的上市节奏也被打乱,原计划在今年推出的三款纯电动车型,推迟到明年上半年上市。
如果抛开理想对M系列车型的销量预期,那么它再一次下调销量目标也是比较合理的。

而截至5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新车14.1万辆。按照年销量48万辆计算,理想在接下来的7个月中,每个月大约需要卖5万辆新车。
在刚刚过去的5月,理想的月销量约为3.5万辆,虽然成色十足,但距离5万这个数字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即便是调整后的销量目标,理想实现起来也还是有些困难的。
由此,也引出一个问题,如果接下来的销量不尽如人意,那它还会调整销量目标吗?

在年初的时候,车企大多都会制定全年的销量目标。这能为品牌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并且激发销售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在渠道建设方面,也可以根据销售目标扩建销售渠道,有针对性地扩张。
在生产端,则是可以合理地规划产能,设置合适的生产节奏,避免产能跟不上的情况。
所以说,销量目标完不成的话,会对整个品牌的发展与建设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第一次下调销售目标之后,理想便进行了大范围的裁员。

不过,区别于车企制定完销量目标后,就埋头去完成。理想汽车在明显完不成目标后,就下调数字,似乎也对完成计划有很大的执念。
诚然,如期完成销量目标对品牌来说是不小的成就,在资本市场也能收获更多的青睐。
但是,通过下调KPI来让计划更好地完成,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毕竟,只要不断动态调整销量目标,那计划总是能完成的。但是这种根据销量变化的目标,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眼下,虽然理想已经从泥沼中走了出来,但向前的步伐依然缓慢,如何大踏步地重回正轨,才是眼下最重要的。
理想能否完成48万的年销量目标?这的确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