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4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或小幅下降,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涨转平,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3%。这一数据印证了楼市“小阳春”后劲不足的现实,也反映出市场正在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房价“横盘”背后的三大原因
1. 政策效应减弱:年初以来,各地放松限购、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短期内刺激了需求,但购房者信心仍未完全恢复。央行数据显示,4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房贷)同比少增超500亿元,说明观望情绪浓厚。
2. 供需关系逆转:部分城市新房库存去化周期超过20个月,开发商“以价换量”成主流。例如,成都、武汉等二线城市郊区新盘普遍推出9折优惠,南京甚至有楼盘降价30万促销。
3. 二手房“踩踏”风险: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北京、上海均突破15万套,业主降价10%-15%已成常态。深圳网红学区房百花片区部分房源价格较2021年高点腰斩,进一步加剧市场悲观预期。
分化加剧:一线“抗跌”,三四线承压
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虽停涨,但核心地段优质房源仍稀缺。如上海前滩某豪宅项目开盘均价12万/㎡,认筹率超300%;
强二线城市:杭州、苏州等城市因人才政策支撑,房价跌幅可控;
三四线城市:部分城市房价跌回2018年水平,如洛阳、安庆等地新房均价已低于6000元/㎡,地方财政压力陡增。
未来走向:政策工具箱还有哪些牌?
业内普遍认为,若市场持续低迷,下半年可能出台更大力度的刺激措施:
房贷利率再下调:当前首套房贷利率平均3.8%,仍有下降空间;
“以旧换新”扩围:郑州、深圳等城市试点国企收购二手房作保障房,或向全国推广;
放松核心区限购:北京五环外、上海非内环区域可能进一步松绑。
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刚需群体:可关注房企年中冲刺的折扣窗口,但避免盲目追涨郊区盘;
改善群体:优先处理手中劣质资产,核心城市“老破小”置换需求紧迫;
投资者:商业地产、长租公寓等传统模式风险加剧,需转向REITs等新型工具。
结语:房价横盘期往往是市场重新洗牌的时刻。无论是“稳房价”的政策底线,还是“房住不炒”的长期定位,都预示着楼市将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理性判断需求、警惕流动性风险,比猜测“抄底时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