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上汽大众照例全主力阵容出战。燃油系列的途岳新锐、途昂、凌渡L、威然、以及Pro家族(途观L Pro、帕萨特Pro),新能源系列ID.3聪明款、ID.4 X聪明款、ID.BUZZ等悉数亮相。
很多人将上汽大众的“油电同进”视为同时发展两条产品路线,上汽实际上正在发展油电混三条路线。更重要的是,上汽大众正在用智能化覆盖全系产品,Pro家族就实现了“油车也智能”。因此,“油电同进”,也意味着“油电同智”。上汽大众还将“一口价”行动延伸到车展上。2024款大七座MPV威然,就以“限时一口价19.99万元起”吸引了众多媒体和消费者的注意力。
2024年对上汽大众而言,是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历经40年持续运营,上汽大众2800万用户的支持。为了回馈这一规模巨大的群体,上汽大众推出一系列前瞻性服务(比如燃油动力系统终身质保、三年残值兜底等),进一步巩固品牌忠诚度。以此作为“欢迎回家”的礼物,上汽大众为用户提供了超预期的产品价值和情绪价值。
同时,今年11月27日,上汽集团与大众集团共同宣布续约至2040年。双方在产品、技术、生产、减碳上的合作,都以长期效益为考量。
40年铸就“造车方法论”
做“长期主义者”,说起来容易,一旦当期业绩压力临头,多数品牌策略都会不由自主地迎合眼前,尤其是当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矛盾的时候。
不过,上汽大众有一个隐藏Buff:它是拓荒者,也因此享有拓荒红利,即可以从容长远布局。从1978年双方开始合资谈判接触,直到1983年,第一辆桑塔纳以下线,花了5年。1984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建立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的签字仪式。(如今称“上汽大众”,简便起见本文不做区分)。是的,你没看错,产品先于合资公司亮相。这是中国第一家合资整车厂。
其中,大众汽车集团不断将其技术以及管理体系引进中国,助力了供应链本地化。当时整个中国汽车工业是学生,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向来是勤奋好学的学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上汽大众赢得了空前广阔的蓝海市场。反过来,上汽也为中国经济起飞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汽大众的诞生,开启了中国大陆现代化乘用车制造的历史。即便只论开辟之功,任何对中国乘用车制造历史的书写,都无法绕开上汽大众的贡献。以一己之力,从无到有,开辟个人乘用车市场。不是依靠一致协议就能拔锚启航的。上汽大众对中国汽车产业最大的历史性贡献,余泽一直延绵至今。那就是提供了造车方法论。
中国汽车工业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桑塔纳由CKD(整件组装)转向SKD(散件组装),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求国产化替代。直到1996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现在看用了12年,不过尔尔。但这是从近乎荒芜之地崛起的大厦,用时久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即实现了从“0”到“1”。上汽大众围绕自身产能,建立了一整套供应链体系。长三角的大供应商,几乎都从给上汽大众做配套起家。而长三角因此建成了中国现代化汽车产业最大、最发达的供应网络。这个漫长的过程,上汽大众功不可没。
国产化率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大家都知道100%的好,为什么一开始不追求。原因在于我们身处的世界是物质的,中国人也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没有能力就不要好高骛远。幸好,上汽大众给我们提供了衔枚而上、登临天下的最初的几节台阶。
国内首个汽车产业“链主”
上汽大众从“轿车车顶内装饰件”开始,集中当时所能找到的优势资源与大众需求适配。随后要求供应商就近建厂,与主机厂无缝整合。而供应商则对上游供应商提出近似要求。此举奠定了今天我们看到的Tier1、Tier2、Tier3等逐层带动的供应商体系。主机厂带动供应商体系一起,形成集群效应。上汽大众也将整个中国汽车产业从全国实现区域化聚焦,再由区域化向全国其他地区推广。
上汽大众首款产品(桑塔纳)从国产化率2.7%开始,到2010年,整体国产化率达到98.2%。此后更是发展到几乎所有关键零组件都在中国制造。上汽大众培育的的零部件体系涵盖了发动机、变速器、底盘、车身、电子系统等各个关键部件的制造。上汽大众管理近近5万种备件,包含进口、国产、自制等渠道约700家供应商。从当初近乎完全依赖进口件,到今天供应商体系开枝散叶。
TSI发动机增压直喷、DSG双离合、ESP车身稳定系统、胎压监测等,都是上汽大众首先在国内使用,引导了国内供应商研发跟进,进而全国铺开。按照这几年流行的说法,上汽大众充当了长三角汽车产业链的“链主”。其实不止是“链主”,这条链压根就是上汽大众亲手建立的。
质量体系是造车方法论的基石
“造车方法论”其实是路线选择问题。各个品牌规模生产的方式,除了一些细节,彼此已经相当接近。但质量和质检的最终仰赖什么,这是一个根本问题。是大力鼓吹“工匠精神”,依靠师徒传承、精工巧匠来保证质量,还是依靠制度和体系来保障。
上汽大众的可贵之处在于,技术落后的时代,也高举高打,坚决建立一整套质量和质检制度,而非依赖具体的“人”。等到如今技术手段已经能细致入微地探查在制品的时候,就能体会到,上汽大众为什么要选一条当年看起来成本高、收效慢的路线。套用一句说滥了的话,“命运将礼物都标好了价码”。更难更艰辛的路,也是更可靠的路。
上世纪90年代,上汽大众就开始大规模投入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张,一开始是全套引进大众的生产线设备,以及质量管理方法。在手工组装快速过渡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上汽大众在质量控制、生产工艺上进步显著。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而这批人才日后大量走上中层和高管的位置,相当于打造了上海工业界的“黄埔军校”。
重要的是,这批人没有亦步亦趋地模仿德国人,而是主动开创上汽大众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总装车间,上汽大众在2002年就能运用数字化技术,通过给每辆车配置一张射频卡,记录产品配置和生产信息,生产工序就可以自动识别生产履历。为每一辆车建一份“健康档案”,上汽大众领一时风气之先。不用说,这种做法后来被推广开来。尽管现在有更先进的数字化手段,但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没变。
上汽大众随之建立的线上监测和线下检测系统,确保每座工厂、每条产线上的每款产品都具有统一的安装精度、可追溯性履历。上汽依赖视觉定位、激光测量等多种非接触手段,实现了检测数据精准性、可追溯性的高标准质量。上汽再一次率先运用ISRA视觉定位系统、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激光在线测量,对质量关键控制点实施独立检测。
先进质量管理手段,只是工具。而上汽大众建立的制度性、标准化质检体系,则成为“造车方法论”的基石。
之所以称其为“方法论”,就因为这套体系,可借鉴、可学习、可复制、可追溯。上汽大众摸索出的这套规模生产的质量控制方法,将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推向一个新台阶。中国制造不再是“质次价低”的代名词,上汽大众又是首倡之功。
如今,上汽大众已经全面转向数字化生产和质量体系。上汽大众新体系称为“3D1A”全生命周期质量体系。
3D当中,第一个“D”就是集大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专家中台,而形成的质量智能化管理平台;第二个“D”则是数字孪生(有人称虚拟匹配);第三个“D”则是独立诊断系统。而“1A”则是在线光学扫描测量,精度高达0.1mm。自动检测、自动报警。上汽大众的MEB工厂率先使用这一体系,一条线用8个机器人实施100%在线检查,大幅提升了质量稳定性。
依托全生命周期预测性管理,上汽大众给每一辆产品建立了数字化档案。和此前的射频读取档案,其复杂度不可同日而语,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上汽大众再次率先实现了生产数字化转型,一如它在40年来“敢为天下先”的风格。
时光和耕耘者,互相成就
这么多年下来,上汽大众的产品线极为复杂,但仍有脉络可寻,即每个关键时期,上汽大众总能拿出关键的定调产品。有时甚至难以区分,到底是上汽大众的产品塑造了转折点,还是每次都能精准踩中市场的变化。
桑塔纳是开山之作,也是临摹之作。当时上汽大众尚未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拿来主义”上手最快。全盘复制德国生产,从中习得并产生自己的供应链和生产组织。但上汽大众没有躺在拿来主义上面,而很快摸索出一套独具风格的研产销体系。
帕萨特则是当时国内B级车的标杆。它介于商务和家用之间,宜商宜家。实际上拉升了将家轿消费的天花板,引领了家庭消费的升级。
而途观则是德系SUV的力作。对很多竞品的差异性打法构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快速适应了市场需求多样性的趋势。
朗逸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合资自主(当时并无这个提法)。从朗逸开始,上汽大众对国内研发团队的运用,从配角提升为主角。朗逸实际上开了上汽大众研发本地化的先河。能力一直都有,但只有验证了市场成功,才能真正上线担纲主力。
而ID系列则是上汽大众转型新能源的重要作品。如今威然则反映了上汽大众全赛道占位能力。只有回头看这段历史,才会突然体会到,这么多赢得巨大成功的产品和服务,都是上汽大众在造车方法论的实践作品。可以说,上汽大众塑造了“时光”;也可以说“时光”造就了这一连续成功的品牌。
40年的时间,上汽大众全程亲历并带头推动了中国汽车业崛起的过程。众多的经典产品、多个关键历史节点的关键决策、从一砖一瓦开始建立起来的工业巨无霸,无不昭示上汽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40年的时间,上汽大众从“初生牛犊”的猛冲猛打,逐渐养成了“不惑不疑”的淡定气质。
上汽大众以40年运营经验,回答了一个基本问题,即“如何造出一辆现代化乘用车”,贡献彪炳。经历过风雨,才能更从容面对未来的挑战。不惑之年的上汽大众,于服务客户之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些是在技术进步之下的、更底层的市场逻辑。上汽大众对未来的方向,也更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