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丰田与日产酝酿合并,后有雷克萨斯加速“国产化”,在上海建立电动车工厂,这也预示着在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重大调整。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能源化浪潮,不能独善其身的日系品牌已失去作壁上观的耐心。跑步进入新能源赛道下半场,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汽车新四化大潮中,才是首要问题。
雷克萨斯加快国产化进程
日前有消息称,丰田汽车已决定在上海建立全新电动汽车工厂,主要生产雷克萨斯品牌车型。据悉,此次丰田将以独资的形式在上海建立工厂,预计在2027年左右投产。
事实上,早在今年7月份网上就盛传“雷克萨斯要国产”的消息。种种迹象表现,丰田将效仿特斯在上海独资建厂,从而推进雷克萨斯的国产化,不是空穴来风。
另外,在今年北京车展上,雷克萨斯亮相了两款全新电动车。其中,LF-ZC作为品牌下一代纯电车型阵容成员之一,计划2026年上市;LF-ZL作为LEXUS雷克萨斯下一代纯电旗舰概念车型。
从这两款车的外观来看,整体设计时尚大气,尤其是内饰设计非常前卫、科幻。如果这两款车型能够实现国产化,价格方面将占据一定优势,对于抢占新能源市场销量带来有效助力。既有了产品计划,又有了产能规划,从目前雷克萨斯国产化进程来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明年可能建厂,后年推出国产新车型,不是不可能的。
跑步进入新能源下半场
一边是中国新能源化进程的加快,一边是合资品牌市场份额的缩水。从这两年国内车市来看,合资品牌处境极为不妙。在“价格战”加持下,即使部分合资车型如今售价比自主车型还要低,依然改变不了整体下行趋势。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自主品牌零售154万辆,同比增长34%,国内零售份额达到64.1%。而与此同时,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0万辆,同比下降9%。值得一提的是,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2.4%,低于德系品牌15.6%的零售份额。
而在新能源零售上,合资品牌也是力不从心。从乘联会数据来看,11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3.2%,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8%。
眼看大好的新能源市场与自己失之交臂,自然让人心有不甘。同时,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案例,也深深刺痛了日系品牌,这就间接促使本田、日产合并以及雷克萨斯国产化的契机,就此也开启它们在中国全面电动化进程。
还有机会,但要力度
面对新能源浪潮滚滚向前,已经错过开场戏的日系品牌,此时再不加把劲,那么以后恐怕彻底没机会了。
从新能源汽车进展来看,当比亚迪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了新能源转型。而前几年,各种利好政策加持,为造车新势力的登场提供了成长的营养与试错的机会,让他们度过了艰难的摸索阶段。但日系、德系、美系品牌那时还热衷于国内市场收益,对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缺乏有效的应对。
而如今面对日趋成熟的新能源市场,日系品牌想要实现后来居上,难度可想而知。
一方面,当前新能源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从高端到中高端,再到常规新能源,均被自主品牌覆盖。而曾经占据燃油车优势的合资品牌,在新能源上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
其次,在高端新能源领域更是名花有主。仰望、腾势、阿维塔、蔚来、理想、智己、岚图等品牌,成为雷克萨斯国产化的最大竞争对手。即使雷克萨斯国产化后,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但是想要分得市场一杯羹,还是不容易。
另外,在产品技术方面,也是日系品牌一个瓶颈。相较于传统燃油车三大件,如今在智驾方面、三电领域,都是自主车企的擅长领域。而这些对于日系品牌也是一道门槛,即使能做好造车成本,但在领先技术上,不见得能强于自主车企。
不管是本田、日产的合并,还是雷克萨斯加速国产化进程,都预示着在新能源化大潮下,这些品牌不得不尝试改变。
事实上,在新能源领域,大众、特斯拉已经为日系品牌做出了样板。如果它们这个时候还不能有样学样,不能加快转型升级,还陶醉于传统燃油车曾经的辉煌中不能自拔,那么新能源市场也不会给它们机会了,被新时代淘汰也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