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7-2024 返利翁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17092210号
研究生初试刚刚结束,很多同学可能已经松了一口气,想着先好好歇一歇。但别忘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过了初试,紧接着就是复试,而复试之后,摆在大家面前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选导师。
每年这个时候,关于“导师避坑指南”“导师推荐清单”的讨论都会爆炸式出现。
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选导师”的话题永远高居考研相关榜单前列。
有人感叹选导师是“开盲盒”,有人分享自己幸运地遇到了好导师的经历,还有人苦口婆心地警告大家,千万别选错导师,否则几年光景就白费了。
前两个月,澎湃新闻基于22821条学生评价,整理出了“好导师”与“差导师”的特点,为还在迷茫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份“避坑地图”。
01
差导师踩了哪些雷区?
被学生差评的导师,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几个问题上。最普遍的槽点就是学术能力不足。
很多学生在评价里提到,自己的导师根本无法给出有效的学术指导,研究方向也十分模糊。
甚至有些导师“甩手掌柜”,课题随便给个框架就丢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出了问题也帮不上忙。
有学生直接吐槽:“我们的导师自己都搞不清楚研究前沿在哪里,我们还指望他带出什么成果?”
还有一些导师的问题更令人无语,比如抢论文署名权,要求学生代写论文甚至是写项目申请书,而导师本人则“稳坐钓鱼台”,享受学生劳动成果。
这种行为,几乎可以说是学术界的“毒瘤”。
另一个常见的差评点是滥用权力。
部分导师喜欢用“软暴力”控制学生,比如不给推荐信、不允许实习、限制学生跨校深造或者参加校招。
这种控制行为严重干扰了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让人备受压抑。
相比之下,放养型的“冷暴力”反而更让人头疼。因为部分导师科研和行政事务繁忙,很多学生在整个研究生期间几乎没有得到过有效指导。
有人吐槽自己的导师“一个月见一次面都算频繁”,毕业论文只能硬着头皮自己搞,迷茫、孤立无援的感觉让学生对学术生涯失去了热情。
02
不同学科的学生槽点不同
图源澎湃美数课
研究还发现,不同学科的学生对导师的槽点也有些许差异。
理工科学生更关注科研成果与资源分配。他们对导师“灌水式”科研、强制996实验室文化以及经费克扣尤为敏感。
一些学生提到,实验室经费到了导师手里,学生分到的资源少得可怜,甚至连基本的实验材料都不够用。而且,强制加班和高压管理让学生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则更倾向于吐槽导师在学术上的指导不足。很多导师的课被评价为“水课”,泛泛而谈不解决实际问题。
而“随叫随到”的管理方式也让学生倍感压迫,比如导师随时找学生修改材料、跑腿办事,完全不顾学生自己的时间安排。
尽管如此,不管是理工科还是人文社科学生,对于“压榨型”导师的排斥态度都是高度一致的。
大家宁可找一个“放养型”导师自己努力,也不愿被当成“工具人”过着被压榨的日子。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