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手机资讯 > 机构如何应对低利率波动?复盘2024债市四个阶段,研判2025走势三大“关键词”

机构如何应对低利率波动?复盘2024债市四个阶段,研判2025走势三大“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5-01-07 16:16:57 发布用户: 13041198719

经历了2024年波澜壮阔的债牛行情之后,债市已经进入低利率阶段。利率下行太快,债券的交易员们"五味杂陈",一边是喜悦,因为业绩意外超预期;一边是担忧,未来业务怎么做,职业生涯也没剩下多少BP了。展望2025年,低回报、高波动、重交易成为关键词。

复盘2024债市的四个阶段

阶段一(年初-4月中):基本面弱修复+宽货币预期强,利率明显下行

2024开年伊始,债券市场延续此前的多头情绪,在基本面弱修复和降息预期助力下,利率缓步下行。也是在此阶段,超长债正式进入投资者视野,利率下行的同时,股市则被悲观情绪笼罩。节后资金面小幅改善,5年期LPR非对称下调25bp,降息预期再次升温,叠加债券-贷款比价效应,债市延续强势。随后债市进入明显的交易惯性驱动阶段。3月中旬,债市迎来阶段性调整,不过在强大的欠配压力下,调整并未持续太久。进入4月,供给迟迟不来,欠配压力驱动长端、超长端债券再度走强。期间禁止手工补息倡议下发,成为今年债市标志性事件,银行存款搬家至非银,非银资金充裕。

阶段二(4月底-9月中):强政策与弱现实角力,监管扰动不断,收益率震荡下行

4月底,受监管提示长债利率风险影响,长债短暂迎来调整。同时,关于央行买卖国债的讨论开始升温。6月长债在基本面核心矛盾未改+欠配压力持续下做多动力较强,但政策扰动和监管指导也制约向下的空间。7月初,央行的“警告”变成实际行动。央行宣布隔夜回购新工具,债市转为震荡下行。7月底央行超预期降息,长债利率不断试探下限。8月初,大行卖债力度提升,长债收益率明显调整,引发小范围赎回。8月底,在央行公告净买入国债+欠配压力下,债市收益率重回下行。进入9月,偏弱运行的经济惯性促使再次进入政策窗口期,市场主要围绕央行态度与政策宽松预期进行交易。

阶段三(9月底-10月):政策全面转向,收益率震荡调整

9月24日,央行打响政策转向第一枪,在发布会上宣布降准降息、调降存量房贷利率、新设货币政策支持股市等多项工具。9月26日,政治局会议提前召开,表态较为积极,A股应声而起。利率快速调整之下,9月底至10月上旬,债市经历了一场不小的赎回冲击,尤其信用债出现较大调整。从政策端看,继924、926新政后,10月各部委继续具体落实增量政策,债市情绪始终偏谨慎。货币政策方面,存贷款利率快速下调,央行启动买断式逆回购新工具。虽然政策预期较强,但9月基本面数据显示总需求仍显不足,债市向上动力有限,因此赎回潮平息后,债市收益率维持震荡走势。

阶段四(11月-12月):政策力度重估,机构抢跑,长债利率强势向下突破

11月,市场对于本轮政策的评估逐渐进入“冷静期”。11月中上旬,美国大选、美联储降息、人大常委会几大悬念一一落地,对债市影响整体中性偏多,收益率震荡下行。临近月末,巨量特殊再融资债的发行落地,但实际招标结果较好,供给高峰毫无波澜。做多冲动升温,提前抢跑年末年初的季节性行情,十年国债逐渐临近2.0%。月底非银同业存款自律落地,全面推动利率向下突破。12月9日政治局会议召开,货币政策基调转向“适度宽松”,进一步点燃做多情绪。监管对长债利率的关注再现,市场并不过分担忧其影响。12月20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破1%,为2009年来首次。

2025年债市研判:低回报、高波动、重交易

中金固收认为,中国当前内需仍有待提振,居民端增长空间仍大,同时海外不确定性增加正施压出口表现,内外双重影响下,稳增长仍然需要宏观政策进一步加码。虽然政策力度在9月份以来有所加大,但能否逆转经济周期,核心关键主要看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在以化债作为重点的情况下,依然需要增加对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刺激政策,依靠政府主动加杠杆来撬动实体加杠杆的意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我们预计2025年货币政策将迎来更大力度的放松,对应货币市场利率补降空间较大,债市或走向“牛陡”。

浙商银行认为,尽管此前市场对开年后机构止盈的微观市场行为结构有所担忧,进而部分投资者提前布局、抢先行动,但立足于当前的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下,债牛格局在短期内尚无逆转之虞,市场更多的关注点和博弈点在于后续收益率的下行节奏和空间。展望2025年,在对整体市场保持谨慎乐观态度的同时,我们认为结构性的机会将会是明年低收益率环境下新的胜负手;同时我们认为曲线形态可能迎来调整,由陡转平,超长期限地方债、次活跃品种的利差修复或将是提供中期维度投资组合alpha的来源,成为投资者穿越周期、稳健增值的中流砥柱。

兴证固收认为,2025年债券市场债牛未尽,交易大于配置。2025年,政府债供给规模大概率增加。若股市表现偏强,部分债市资金可能向股市切换,债市配置力量可能有所弱化。股债行情的波动可能阶段性扰动非银机构负债端,对利率债的利空相对可控,信用债的抛压可能阶段性放大。债市当前仍处于“资产荒”的环境中。一般来说,“资产荒”的环境下会压缩一切利差,当前国债30Y-10Y利差、信用利差的走势符合这一逻辑。曲线陡峭的部分,可能是由央行或机构行为的变化、相应期限债券的供给冲击等导致的,这部分利差的压缩需要等待其背后逻辑变化的时点。央行大概率维持宽松的货币环境+财政发力后基本面边际改善,2025年债券牛市的级别大概率弱于2024年。但在低利率时代,投资者持有债券的carry收益明显下降,需要更多地向交易策略要收益,以及通过固收+其它资产的方式来增厚收益。

Copyright 2017-2024 返利翁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17092210号